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五单元重要知识点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注释
(1)伐:攻打(2)间(jiàn):参与。(3)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9)加:虚报。(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14)察:明察(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1)驰:追赶。(22)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25)盈:满,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27)靡(mǐ):倒下。(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0)遂:于是,就。(31)败绩:大败(32)属:类
三、课文理解
1、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目的何在?
(1)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2)曹刿的答话是全文的总纲,下文就是围绕“鄙”来写鲁庄公,围绕“远谋”为刻画曹刿的(为下文作铺垫)。
2、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基础是什么?
(1)战前鲁国政治上取信于民,有广大人民作后盾;(2)在作战中曹刿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有军事指挥才能,克敌制胜的本领。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争于进攻和追击,避敌锋芒,养我锐气,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大败齐师;战后总结条分缕析,入情入理表现了他在战略上远谋。
4、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本文一大“特征,请你谈谈作者塑人物使用了哪些方法?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把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愿与统治者为谋和曹刿的主动请见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庄公浅陋;曹刿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如何评价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手艺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和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7、依据文章内容,分析曹刿在这次战役中所起的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他以“夫战,勇气也”为依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必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了有利战机。也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所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以上两次关键的战术决定了鲁国的胜利。
8、一介草民的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指挥打胜了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战役,曹刿的这一行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国家有难,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知识点
家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石缝间的生命
潸(shān):流泪的样子。如:潸潸。
撷(xié):摘下,取下。如:采撷。
吮(shǔn):吮吸,嘬。如:吮乳。
扼(è):1.用力掐住。如:扼杀。2.把守,控制。如:扼守。本文取此义。
瘠(jí):1.瘦。如:枯瘠。2.不肥沃。如:瘠田。本文取此义。
蔓:1.(m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2.(w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如:豆蔓儿。本文取此义。义同“蔓”(màn),用于口语。
废墟的召唤
废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逐渐明朗的。
更浩瀚的海洋
卡里?纪伯伦(KahlilGibran)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逝世。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初三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复习方法:
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综合复习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通过大量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练习准备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
复习过程:
(一)、按单元复习:
1、按单元复习,重点每课的字词,包括注音、词语解释、运用等。
2、每个单元复习重点课文,主要复习课文内容、重点段落的阅读方法和文章主旨。
3、文言文每篇都要详细复习,重点复习翻译、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用法。
4、诗词鉴赏要重点理解诗词的主旨、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名句欣赏。
5、课外古诗词默写复习,要识记背诵并默写。
以上用8课时一个星期时间完成。
(二)、专题复习:
1、结合练习复习字词,包括拼音、错别字的辨析、成语的运用等。(2课时)
2、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复习,综合几种类型(实词和虚词的运用、通假字、一次多义、古今异义、词性的活用、重点句子的翻译和默写等),结合课外文言文进行题型练习。(3课时)
3、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掌握文章体裁,文章主要内容及段落层次的分析以及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结合例文进行训练。(2课时)
4、诗词鉴赏和默写,结合试题巩固训练。(早读课)
5、语言实际运用和名著导读的复习,通过讲和练进行复习巩固。(2课时)
6、作文的复习,材料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方法要给学生讲清楚。怎样认真审题,做到主题明确,其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文章语言的运用、书写、字数等都要重点强调。(3课时)
(三)、综合复习:
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测,批改并评讲。(3课时)
四、迎接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期中知识点合集】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