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优秀笔记

记作业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方法 > 总结碱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

总结碱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

  在酸碱电离理论中,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总结碱的知识点

  碱

  一、几种常见的碱

  1.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及制备原理: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称

火碱、烧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易潮解,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NaOH固体有吸水性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生活中用的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用以去除油污。可做干燥剂

用于建筑业,制烧碱、漂白粉的原料;用于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制备原理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 H2O Ca(OH)2

  【要点诠释】

  1.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利用这一性质,氢氧化钠固体可作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

  2.氢氧化钠固体有较强的腐蚀性。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防护镜,防止溶液溅到眼睛里;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3.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并与水反应,所以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它和氢氧化钠都是碱性干燥剂(它们的混合物叫碱石灰),可以干燥H2、O2、N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二、碱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所以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 2NaOH = Na2CO3+ H2O

CO2 + Ca(OH)2 =CaCO3↓+ H2O

与盐反应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与酸反应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要点诠释】

  1.只有可溶性的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例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

  3.因为在可溶性的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它们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拓展】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鉴别:

  NaOH与Ca(OH)2的水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故鉴别NaOH和Ca(OH)2不能用指示剂,通常情况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鉴别NaOH和Ca(OH)2。

  方法一:通入CO2气体,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后无明显现象,但Ca(OH)2溶液即澄清石灰水与 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方法二:滴加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NaOH溶液与K2CO3,Na2CO3溶液不反应,但Ca(OH)2溶液与 Na2CO3、K2CO3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K2CO3=Na2CO3+2KOH。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人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很难直接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要判断二氧化碳气体确实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1)检验产物的方法:验证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检验碳酸根离子是否存在。

  方法1:取样,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方法2:取样,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上述两种方法其实也可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且方法I还可以用于除去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2)改进实验装置,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间接证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化学的正确学习方法大全

  那么就和大家来谈一谈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认真抓好“预习、听讲、复习、记忆、作业、订正”六个学习常规环节。(这个是所有学科普遍适用的方法,同样适用与化学,但是还是得强调,同学们请问问自己,在这五个常规环节上做的好么?)

  1、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听讲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集中注意力;(2)要勤于思考;(3)注意教师上课讲方法与思路;(4)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

  3、复习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4、记忆

  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及时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记忆时注意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记忆。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捡个大美女,身体细钎轻,统共一百斤”记忆。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查、装、定、点、收、离、熄”可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既有趣味又易记忆。

  5、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即学懂会用的体现,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能学习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订正

  写作业的目的是要找出课上没掌握扎实的内容,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是写作业的真正的意义所在,也是提升成绩十分重要的环节。

  对于解题方法,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还可以回忆一下这道题解题方法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面就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与其他理科科目基本类似。但是化学有着它独特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化学学习的具体方法:

  初中化对孩子们来说由于是新学科,所以其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点非常多,导致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较多而且杂乱,那么在初次接触者们学科上,对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

  因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初三学生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不重视,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部分内容也是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

  1、通过观察实验来帮助理解概念

  比如化学一开始就接触两个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那么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现在我们都知道,就是看一个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在学习中我们接触到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和镁条燃烧的实验,其中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镁条燃烧时银白色的镁条变成的白色粉末装固体(实验证明白色粉末状固体为氧化镁),镁这种物质在这个变化中变成了氧化镁,物质变了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那么通过这两个实验,就会很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2、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比如: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相同点:都是化学反应;不同点: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变为多种物质。

  单质和化合物。相同点:都为纯净物;不同点: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通过的概念辨析,我们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做题时才会思路清晰。

  3、理解概念的组成,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学习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

  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

  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总结碱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合集】相关文章:

1.2023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2.202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3.感恩老师高二作文七篇

4.观察日记四年级作文300字(10篇)

5.游记四年级作文开头与结尾10篇

6.游记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500字10篇

7.秋游四年级上册游记作文10篇

8.童年趣事作文350字13篇

《总结碱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记作业 Copyright © 2009-2020 记作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802081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