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涵盖内容广,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重要阶段及其时代特征: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春秋战国(前5~3世纪):社会大变革
政治:诸侯争霸战争,政局动荡。
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及小农经济兴起,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思想文化繁荣:百家争鸣。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
文化: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三、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政治: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经济: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商业经济发展,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文化:隋唐文艺的繁荣;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四、明清(1368~1840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对外: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五、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六、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资产阶级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经济:实业救国;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黄金时期)。
政治: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政治:中共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有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思想: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八、过渡时期(1949--1956)
政治: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经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思想文化:“双百”方针的提出。
外交: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九、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1956--1976)(“八大”、八字方针、三面红旗、--)
政治:①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②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左”的错误不断发展,发动了“----”,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②三年经济困难、“八字方针”的提出
③“--”对国民经济严重干扰和破坏。
思想文化:“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盛行“阶级斗争”文艺,高等教育遭到破坏。
外交:①中苏关系恶化,②外交的新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十、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底~今)
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完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经济:(78)农村、(84)城市改革,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21世初)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外交:全方位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等的变化翻天覆地
十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政治:在英、美、法等建立资产阶级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思想:近代科技出现,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
十二、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1918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文化艺术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十三、20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
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上: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文化上: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科学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合集】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