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上学记》读后感【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记作业给您最好的朋友。
《上学记》读后感 篇1
去年,妈妈带我在平湖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叫《米小圈上学记——大自然的秘密》的书。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就叫妈妈在网上把这一套书都买齐了。
《米小圈上学记》是一套如此特别的日记,它以漫画和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一个特别“倒霉”的小男孩米小圈和一群特别可乐的小学生的趣事。其中一本《新同桌的烦恼》里讲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开学第一天,米小圈来到学校,发现教室里一个同学也没有。他等啊等啊,等了二十分钟还没有一个同学来。米小圈觉得很奇怪。这时,一年级五班的老师带来了一群叽叽喳喳的新学生,告诉米小圈二年级五班已经搬到四楼去了。原来米小圈已经上二年级了,他还在一年级的教室里等。结果米小圈又迟到了,被班主任魏老师狠狠批评了。呜呜呜!米小圈真是够粗心的。还有一本《好朋友铁头》里又讲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有一天,米小圈班里的同学铁头失踪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铁头走错了教室,在四班的教室里上了半节课才发现这个不是自己的教室。铁头不好意思地溜出四班的教室,回到自己的教室。同学们都快要笑疯了……
听了我的介绍,不要以为这一套书只讲有趣的事,也讲一些有意义的事。有一天,米小圈、姜小牙、铁头在森林植物园的装甲车里发现了一个全身长满毛的小孩子,叫毛孩儿。因为他长得特别,所以坏人总想抓住他去赚钱,他就躲在森林植物园的破装甲车里。米小圈他们几个知道毛孩儿是个孤儿后,就一直偷偷帮助他。米小圈过生日的时候,他和几个好朋友还把他们最喜欢的蛋糕省下来,留给毛孩儿吃。后来他们班的班长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魏老师又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里的同学,大家知道后都拿出了自己的玩具、书包、铅笔、尺等很多东西捐给毛孩儿。后来,电视台的记者也知道了毛孩儿,把毛孩儿送进了儿童福利院。毛孩儿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完了《米小圈上学记》这套书后,我想对米小圈说几句话:“米小圈,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还让我明白了,做错了事,只要努力改正,就还是个好孩子。”
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看本课外书。妈妈给我买好多好多的课外书,有《大中华寻宝记》全套,《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米小圈上学记》,《动物百科》,《时间未解之谜》……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米小上学记》。
《米小圈上学记》里主人公是米小圈,他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捣蛋、调皮、活泼好动、心底善良,爱乐于助人,很受同学们的喜欢!他有两特别好的朋友,一个叫姜小牙,因为长个两颗大大的门牙,人送外号“小铲子”;另一个叫刑铁,因为长着大大的脑袋,人送外号“铁头”!他们是最铁哥们,经常一起学习和玩耍!米小圈的班主任莫老师是一位严厉却不失温柔的女老师,很关心大家的。体育老师因为长着满身的肌肉,看起来特别的壮,大家亲切的叫他“肌肉老师”,尤其是男生很羡慕他身上的肌肉!
米小圈的好朋友还有李黎,何伟,许豆豆,车驰……他们之前发生着许许多多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大家虽然有误会,但很快就解除了,又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要学习米小圈的优点,不学他的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大家一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上学记》读后感 篇2
这个国庆里我看了许多书籍,让我最难忘、收获最大的书是《丁丁上学记》。
《《丁丁上学记》》里面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学习方法,其中对我最有帮助的就是记忆法。它介绍了一个叫做“吃甘蔗”的方法,对我学习的帮助极大。在我学到这种记忆方法以前,我背一篇课文,要花费许多的时间。背了上面又忘记了下面,真是顾此失彼。自从我学会“吃甘蔗”记忆法后,我背诵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所谓吃甘蔗记忆法就是:第一步,要读多几篇你要背的文章,熟悉要背的自然段。第二步,从每一段去背,读一段,背一段。读到在理解基础上记住每一段。第三步,如果课文的自然段太长的话可以一句句来背。最后,再把每一句自然段连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一篇课文连起来背了。而我以前背课文,就凭着一股“死牛劲”,一个劲地从上一味往下背,刚背熟了上面部分,再往下背后,由于相隔时间过长,上面的又开始忘记了。由于断断续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把一篇课文背下来,而现在我学会了这种方法,太好了。
总的来说,多读书,读好书,确实很重要!
《上学记》读后感 篇3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上学记》以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执笔的方式带读者走进了何兆武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愚昧腐败,动荡不安却又充满希望,激起活力的时代。《上学记》是一部口述历史,但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何先生将我们带进他的世界,用他的眼光重新审视了那个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时代。
什么是幸福?书中曾多次提及到,何先生对幸福的理解,最早的一次是何先生在湘江上刚满十六岁的时候,那是对幸福的理解还只是懵懵懂懂,后来是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何先生是这样说的: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幸福的。但是,就是在何先生上学的那个时代,是中国最艰苦的时代,大部分老百姓过的都会穷苦,尽管如此,也挡不住学生,知识分子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对学术抱有的积极的希望,虽然正好是战争的年代,但学子们也坚定的相信战争一定会结束,美好的生活,未来一定会到来。所以当我看到这里,就有一点点感觉,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可能显得稍许付钱,我们在生活中的抱怨显得很没有必要,幸福其实是简单的,只不过在这花花绿绿的世界上待太久了,人们的期望仿佛变得永远都难以满足,我觉得这是我们自己要尽量避免的,要对生活充满期待与希望,别总是盯着眼前的利益,生活本身也是很美好的。
在这本书中,何先生回忆了从小时候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的记忆,从小时候北京的胡同巷再到在西南联大静享读书的时光,一切都好像艰难而却又值得,这是一批知识分子宝贵的记忆,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许多爱国分子,知识分子以自己的方式参加着爱国游行,但是对政治知识又避之不及,我无法忘记在序言中,葛兆光先生回忆起自己父亲的那一段,他在书中说到“他们拿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执着的追求国家富强和相信普遍真理,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真的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有点像精卫填海,也有点想飞蛾扑火。”这是一种无奈,更是那骨子里透出来的义无反顾,义无反顾的奔向自己心里的那片净土,尽管前方道路黑暗,但他们仍是勇往直前,这是大部分后代所没有的坚韧,这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爱国与远大抱负。
细细品着每一页散发出来的淡淡墨香,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当我合上这本书,何先生真的是一位很爱读书的人,无论何时(除了升学统考的时候看的少)何先生都畅游在书的海洋中,其中何先生说过“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这是我在接触到何兆武先生后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在我以前的认知里,人们读书总是要有目的的,或是提升自己的涵养,或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更或是为了打发时间看一些杂文,这是第一次,有人和我说读书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美好的,读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同时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上学生活了,在西南联大上学的七年里,没有四处奔波,没有严格管制,学术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何先生学习读书的做好时光,是一段最惬意的时光。
在西南连大,于在中学里不同,不用再念口号,学习、思想不用再被约束,这里的学术氛围是自由的,学生、老师可以各持己见,可以争论,这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也是最好的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发展,完善的最好环境,想必,这也是为什么何先生如此喜爱西南联大的理由,不是一味地听取,而是大家一同讨论,一同交流。
同时,这里的老师教学也是很自由的,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不会一味将自己禁锢在一个很死板的框架里,他们会将自己的思想淋漓尽致的展露在学生的面前,但是并不会逼迫自己的学生全盘接受,学生可以何老师讨论,可以和老师争辩,其中,何先生就在书中举了几个例子,让我不禁想要到现场去看看,去体验一下这样的大学生后,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那是阳光穿过绿叶之间的缝隙,缓缓从老旧的教学楼上滑下,看着学生和老师思想的碰撞。就如何先生所讲的“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室,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何先生眼里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的过程本身充斥着的就是美好。如今,在这样快速发展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加快了脚步,为了生活,为了富裕,为了一切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大家最终目光放在了最后的结果上,但是,可曾有人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世界,抬头享受人生的真个过程。
这是何先生的一生,我仿佛坐上了一辆列车,看到何先生的一部分人生,从北京到湖南,长沙,云南,台湾,看到何先生沉浸在每一本书,看他眼里溢出的对学习的热爱,当列车到站,我下了车,内心剩下的是久久的平静。
《上学记》读后感 篇4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一篇口述形式的回忆录,叙述他49年以前的求学之路。书不厚,200多页的样子,大约2天时间就能读完。叙述的风格深深烙着何先生的性格特征:恬淡、平静,但骨子里透着一种坚韧。由于之前受《南渡北归》的影响,对旧中国(非贬义)知识分子的生活,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故事颇感兴趣,何先生的书很快吸引了我。读罢此书,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慨和向往,之前看完《南渡北归》后积留在心中的那股“气”似乎一下子被引发了,不吐不快,说说我对本书、作者和那个时代几点最深的印象。
一、幸福
何先生的话语中充溢着幸福感,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享受喜欢的事,不强求成绩,只是因为喜欢而沉醉,这是多么惬意的心境。记得自己在读研时,导师送了“不功不利,不焦(不是骄)不躁”八个字以勉励我,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近这种境界,但越刻意的结果却是渐行渐远。曾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与这种心境无缘,但何先生的书又让我感觉到希望。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闭门造车,幸福也不是用各种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的,幸福是一种涅槃,只要你保持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并经受了生活的洗礼,你就是幸福的。我现在学习,工作,心中有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期盼,而且这种感觉有时很真实可以触摸到,虽然也经常被一些烦心事所搅扰,但总得趋势是好的,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股热情和势头,用越来越好的希望支撑起一种平和的心境,让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成熟和强大。
二、朴实
何先生读书时的学风是非常淳朴的,虽然战火纷飞,但学生们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何先生说他一生中最快乐的读书时光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淳朴的学风有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不势利、不物质、不攀比,★WWW.BAIHUAWEN.CN★不会将家境作为划分地位的标准。何先生特别说了几个同学,比如孙念增,他的祖父曾是清朝的尚书,此外还有北洋总理的孙女,都是赫赫显贵之家,但子孙毫无骄矜之气,也和普通学生同学同住同吃苦,比之今天“四大名爹”的子女,实在让人感慨这社会到底在进步还是退化。想想自己,有时心中也难免(虽然尽量避免)会产生对金钱、物质、地位的欲求(所谓虚荣)的“俗”气,看了何先生的书,对把持自己抵制一些庸俗的习气颇有帮助。
三、自由
比之今天的所谓名校和专家,何先生就读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真正的群星璀璨。这里有饱学博识的大师:陈寅恪、华罗庚、叶企孙、吴大猷、梁思成、梅贻琦、朱自清……,这里有冉冉升起的新星:李政道、杨振宁、王浩、殷海光……,看着这一个个世界级的名字,何先生点出了英雄辈出的原因:自由。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自由,老师上课可以不用教材,不限范围,往往信手拈来,不拘一格却又博大精深。其次是政治氛围的自由,从校长到学生,遵从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各种主义、思想、理念或激烈碰撞或高谈阔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第三是用人的自由,学校真正实践着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并不像今天大多是停留在中),不以文凭论英雄,像华罗庚、沈从文等人,均是连中学文凭都没有的,但学校却授之以教授之位,可见当时的学术风气是如何的开明。
记得《南渡北归》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上学记》后,我更清晰的感觉像何先生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人生的“悟”对于今天的我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只要用心去阅读,我想,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收获良多。
【《上学记》读后感【精选4篇】合集】相关文章:
3.微笑温暖了我的心初三作文_微笑温暖了我的心作文【精选6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