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优秀笔记

记作业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熔炉》观后感【精选9篇】

《熔炉》观后感【精选9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记作业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熔炉》观后感【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熔炉观后感1100字 篇一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有些灰暗,却深刻地反应了韩国社会中的一些微妙元素。电影题材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韩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其文化中腐朽元素依然延续到现代社会。贪腐,官商勾结,底层人士无助地为生活挣扎,短短几十年便迈入发达国家名单的韩国在繁荣背后依旧有很多需要改良的社会风气。

回想2014年的韩国轮船“世越号”沉没事件,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事件,两者都体现着韩国繁荣背后的危机。前者是因为轮船出海前安全检测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官商勾结安检部门形同虚设,置乘客生命安危于不顾;救援不利,韩国海洋警察低效率的施救措施使得乘客获救的概率下降;2014年沉没到了2017年才开始打捞船体遗骸,背后又有多少政治因素的压力让打捞期限一拖再拖?后者则是张紫妍不堪忍受内心痛苦,无法承受有权势之人对她的侮辱,用钱来控制她,用权力来约束她,遭遇不幸后,她如果揭发恶行必然会遭到报复。她选择了自杀,在她的遗书附有一份名单包含了所有强迫她发生性关系的权贵,其中竟然包括乐天集团总裁父子二人。

回到这部影片,故事发展情节是在令人心寒。影片开头,一个残障儿童在铁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不堪忍受孤儿院的折磨。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善良而又穷困潦倒的美术教师,他找工作处处碰壁无奈只能通过给贿赂的方式进入到残障儿童孤儿院内任职。刚刚进入孤儿院时,他发现学校内的气氛十分诡异,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表面上和气的师生关系,内里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学生是校长发泄欲望的工具,也是学校管理者随意施暴的对象。男主人公不顾一切地想解救这些可怜的孩子。收集到足够证据后,男主人公提起公诉为残障学生打抱不平,事态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校领导被告上法庭后,一系列人员都受到威逼利诱。法官被贿赂,检察官被贿赂,证人被贿赂,甚至连受害学生的家人也同意用钱来和解。男主人公经过了利益考验,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钱继续为孩子们伸冤,然而法院对于罪人的判决非常轻,三名被告仅仅是监禁几个月并且缓刑两年时间。他们只不过是在法院走个过场,有平安无事地出来。得知这样悲哀的判决结果,自己被家人放弃后,常年被霸凌的残障孩子选择了与虐待自己多年的老师同归于尽,两人在铁轨上打斗一番后,生命都在火车碾压过后终结。

影片很耐人寻味,公平正义是台面上人人倡导的元素,也是执法过程中,台面上按部就班的程序;实际上,法律执行过程中有很多不公平,不平等。社会关系是一张巨大的网络,通过金钱与权力使强者更强,弱者永远无法得到公正的待遇。韩国电影中依仗权势胡作非为的情节在真实社会中不断出现,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下台的导火索“闺蜜干政”事件就是最好例证,崔顺实的女儿依仗母亲的权势为非作歹,高校校长都怕她三分;好在现实世界里邪不压正,崔顺实的女儿被判刑,受到应有的惩罚。韩国社会中这种腐败与利益关系纽带需要改良,不去改善这种风气,它很可能是阻碍韩国向前走的意识形态障碍!

《熔炉》观后感 篇二

虽然早已对《熔炉》这部电影的剧情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从各位朋友的口中知晓一些评价,更看过一两篇影评。然而,真实的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去看这部电影之后,目前的状态和聋哑人别无二致——所有的呐喊都汇聚在胸口、张大嘴巴却永远无法呼喊出心中的声音。此时的心境没有郁闷,没有哀伤,没有愤恨,而是极度的无力。所以,只好熄掉自己的声音,仅仅用这无声来对抗四周的死寂——那能够吞噬掉一切声音的黑暗。

对于这部电影,令大家深刻的就应是那样一句台词“我们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让世界不要改变我们。”这句话出自年轻的人权组织成员之口,表面看上去十分励志,也值得称颂。然而,她终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应对现实的一面,她有更多的抉择。相对而言,本片的主角一人肩负家庭职责的男教师却更让我关注。在他的世界中,现实的拉力和诱惑是更大的,他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关于不被这个世界改变所要付出的艰辛。影片似乎也是出于这种思考,所以让这句话并没有从他的口中说出来。相反,他一向以一个类似沉默者的形象出此刻电影中。他的默默和坚强是无声的,也是沉重的。因为他的肩膀上左边是正义良知,右边是世事艰辛。这两者在他身上加诸的力道是如此之大,因此他的抉择才会如此有张力。

虽然我也是个已然涉世的青年,但是目前的日子还好,算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犹如人权组织成员一样,能够因为微薄的薪水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义无反顾。然而,人到中年却陷入事业和家庭双重职责的男教师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我想更多的人是能够理解他的:深处困境,这份工作对他来说能够说是弥足珍贵的。加之女儿与母亲的职责,他对于事业和金钱的依靠性会更大。故而,他所面临的世界是更为困难和黑暗的。当他应对这个事件的时候,也曾犹豫,也曾隐忍,更曾自私的思考过自己和家庭的最大利益。他的摇摆不定时十分人性化也是十分具有合理性的。在生活的重担面前,他的选取太少。纵然如此,他却无法容忍自己对此不闻不问,更无法宽宥自己的私心。所以,他选取了另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同样的一件事,关系到他的两种“职责”——一种是作为一名老师,或者说一个人应有的正义感的职责,即道德层面理想追求;一种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养家的职责,即现实生活的无奈。无论他如何去做,都会辜负其中一项职责。电影几次在他选取的时候都加大了这两种职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他也在一次次压力的夹缝中艰难前行。我能够想象他抉择的时候是多么的困难,却永远无法身临其境的去体会他当时的情绪。或许,一般是快意恩仇的如释重负,但另一半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影片中以弱势群体对抗强势群体,以“个人”对抗“群众”,以不健全对抗健全……这些统统是外在的“壳”,拨开来,里面的“肉”但是是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本身。利,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不变的主题。它深深藏在每个人的DNA中,随着我们一代代传承下来,而人类的发展也是因为利益最大化的趋势在不停地前进着。在本片中,之所以无法撼动这样一个大家明知是错的群体,原因在于他们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小到学校保安,中到警察,大到检察官、法官……甚至是更高层的领导群体。谈官官相卫的话似乎仅仅是权利使然,但是利并不仅仅仅是官场的问题,几乎每一个个人都能够从一个事件中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当一件事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只要是在这个利益团体中的人就能够成为帮凶,犹如那些签署了妥协协议的家长们。即使不是助纣为虐也能够成为铁板上的一颗螺丝。当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透过这样的。利益集团获得好处,那么剩下的人便只能成为他们砧板上的鱼肉。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居然要冲破这样的防线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是多麽的滑稽与可笑。在掌握着话语权、审判权、执法权的群体面前,那些为了正义、公道而奋战的人看上去的确不自量力。他们的力量便是这不断加温的熔炉,他们在不停地软化其他人,尽力拉拢他

人成为融化他人的一份子,如此,这炉子才会越烧越旺。

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结尾并没有一个光明的结局,让我感到残缺的欣慰。欣慰是因为这才是现实,如果全面胜诉、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我是不会相信的。作为一个有着必须社会阅历和认知的人来说,我不相信这样的理想局面会出此刻此刻。而残缺,是作为理想化的我来说,从心理上是期望这样一群人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而今,这部电影能够拍摄、能够上映、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共鸣,已然是不错的成绩。

在这个大大的熔炉之中,或许你、我以及你我身边更多的人并不甘愿被高温所融化,并不单单向着自我利益最大化而泯灭了良知。那么,如果你要做熔炉中的这样一块时刻持续自我的一块钢材,你不仅仅时时刻刻铭记自己的初心,更要持续心中永远拥有一块净土。我不敢保证自己在何时何地可能就被这个大大的熔炉融掉了,但我期望自己的坚持与努力能够继续下去,直到无能为力为止。

因为我明白,在世界面前,一个人要做到多努力才会不被改变。又或许,我根本不明白一个人要多努力,才能够不被世界改变。

《熔炉》观后感 篇三

社会,可以解释为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就如同本片的片名一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熔炉,每个人都身在其中,互相关联着,影响着,这其中夹杂着各种黑暗丑陋与罪恶,同样也会有光明美丽和正义。而反映社会现象的电影,更像是默默的观察与记录者,无需表态,但是公道自在人心。这类影片如同一剂麻醉剂,让生病的社会之痛稍微缓解,虽然无法治愈社会之病,但是它存在的价值必不可少。

韩国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片子。而社会现实往往没有happy ending,经过艺术加工的电影并没有让人有一丝安慰,反而让人陷入了一种无助无奈的情感中。

《熔炉》亦是如此。基于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不需要看完,我们也能猜到结局。法律在某些时候只是位高权重者的武器,而弱小的平民百姓只能认命。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片中把上帝挂嘴巴的衣冠禽兽最终逍遥法外,也可以看到无奈的申诉者和那几个被的孩子尴尬的结局。公平永远只是相对的概念,即使在威严的法律面前,也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毕竟双方所处的地位和境遇本来就不是平等的,比如片中势单力薄为被的孩子伸张正义的美术老师,他需要面对的是位高权重影响大人脉广的禽兽校长,他一贫如洗,而对方家财万贯,即使证据确凿,对方也能搬弄是非,洗清罪名。

《熔炉》如同”断箭“一样,我的评价是虽然谈不上是好看的电影,但是绝对是好电影。它的好在于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关注,在不破坏事件本身大的框架和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没有过多的枝末细节和复杂的剧情,更没有刻意的加入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意识,让观众更加关注事件本身,虽然艺术性和可看性稍微弱了点,但是它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却是无法忽视的。

这类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往往都有个无奈的结局,虽然大家无奈接受这样的结局,但是其实大家心中都希冀着另一个结局,希望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而罪恶却永远不会熔化在社会的大熔炉中。

《熔炉》观后感 篇四

本来是想要看完前一半就睡觉的,但是看了前半个小时后无法控制的看完了后半段到了凌晨两点。之前其实看过《素媛》,感觉很气愤很愤怒,但是却没有这部《熔炉》来的更加让人感觉无力,黑暗。黑暗的社会,丑陋的校长警长审判长等等等等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个社会的丑陋和肮脏。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往往是要比最好的编剧编出来的剧本更加具有戏剧性夸张性。

不得不说,《熔炉》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但是并不是说这部电影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商业效益。而是这部电影本身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也就是韩国跟中国的区别之处,中国从来不会正视自己本身的问题,很多文革时期特别针砭时弊的老电影都被禁,不让年轻人看,不让年轻人知道那些错误的历史,这个本身就是个问题关键所在。

其实在中国的农村,这样的问题出现的肯定不是少数,正视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熔炉》最后有句话:我们想要做的,并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让这个世界不要改变我们。黑暗是巨大的,光明是渺小的,但是就算死有丝微的光明存在,就值得人们不顾一切地前进。黑夜再漫长,总会亮天。

《熔炉》观后感 篇五

终于鼓起勇气将《熔炉》看完了,从它上映的时候开始,我就对电影和小说的名字过分的好奇。明明是集世间最惨痛、最无奈、最悲愤的故事于一体的,可为什么用一个表达不是很明确的题目呢?为了满足自己那该死的好奇心,就各种百度,又去知乎上豆瓣上找寻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样的回答都有,只有当我亲自读完了小说,看完了电影,才明白是因为太过伤痛,觉得世间所有词语都难形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又必须有个题目,才取得这个模糊笼统的词。我的理解是这个事件虽然发生在一个地方,但它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就像熔炉一样,你的本质是什么,在经过这个烤炼的过程才会暴露的那么彻底。

这是一个改变了韩国法律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首尔的一位老师通过走后门的关系进入了市里的一所聋哑学校,时间久了自然的就知道了学校对孩子们做的事情,他向他的律师朋友透露过之后,两人决定要揭露真相,结果老师就被杀害了。悲痛之余,律师更加坚定了要为孩子们讨公道的决心,他一直在上诉,可是几年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成功,自己反而是重病在身。后来他遇到一位医生,医生决定帮他,两人又开始了上诉之路。最后是成功了,可是由于公诉时间已过,没有能够惩罚得了他们,所以三个受害者中的男孩子为了报仇与老师同归于尽,卧轨自杀。

之后,律师重病加上无尽的打击,最终去世了。医生还在坚持,可是因为孩子们的抚养权不在他的手里,最终两个孩子还是被带到了聋哑学校。医生受不了自责,最终自杀,死后留给大家的是长达三万字的事件经过,所以这才收到了社会的关注。后来,韩国的一位作家亲自去到学校找到了两位受害者,并询问了详细经过,决定将故事改编成小说在网上连载。当时还在服兵役的演员孔侑看到了这本小说,决定要拍成电影,电影上映之后,收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迫于民众压力,修改了相关法律,社会称它为“熔炉法”。

影片的悲痛无疑贯穿全部,让我深深觉得平凡人与当权者的较量就是鸡蛋碰石头,但同时它还传达给我们即便如此也要抱有良知的生活下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才会有影片最后的那个情节。

女主问:“经历这件事情前和后有什么不一样”,受害者回答:“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了,其实我们跟其他孩子一样,有人不喜欢我们,但是也有人努力保护我们,给我们温暖!”说实话,看到这里我觉得女孩儿是勇敢的,如此沉重的事情发生,她看到了世界的冷漠,但是她却选择珍惜那些她曾经获得过的温暖,并且怀着这些温暖勇敢的活下去。

同时也更有感觉,对于听不到说不出的孩子而言,我们本应该要让他们的眼睛里装满美好,要让他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但是作为师者,作为长辈,却将世间最肮脏的东西带给他们并以此来伤害他们,这中间体现出来的欲望、利益和自私的人性让人噤若寒蝉。

除了感叹世间事的无限可能,我又重新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校长和老师做出这样的事呢?如果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那很可能是他们也是有心理疾病的,并且比孩子们的缺陷更加严重。他们只能通过一些看似很刺激的事情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说到底还是生活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这就得从观念的教育抓起,从小的家庭教育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不仅仅是学习,还有人生。

原句:我们一路奋战,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如果你我都没有因为世界改变,或许就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但是人最难的就是自己做不到,反倒说我只是跟别人一样做不到罢了,久而久之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圈,被这个圈子套住的人不计其数,却依然“前赴后继”。

一直喜欢冬天,但是今天才知道原因,冬天的到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寒冷中感受那一丝温暖。

《熔炉》观后感 篇六

本来按照我的习惯,看完的电影写下的观后感只会在电脑上写,一般不放在网上,但是这部电影例外,我希望能通过我小小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知道这个故事。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努力的结果都不如想象中那么圆满,甚至太过让人失望,但是,小小的力量也是力量,小小的努力也是努力,小小的爱心也能温暖人心。就像电影中最后的一句台词:“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电影讲的是一个很离奇的事件,一所聋哑残疾儿童学校,披着慈善的外衣,其中的校长、老师却有好几人都对学校中的多位学生施行侵犯,证据确凿,受侵犯的学生也勇敢走出来,为自己进行辩护。可是,最终的现实还是非常残酷,尽管有两个大人怀着善良的心始终在帮助这几名聋哑儿童,可是校长强大的社会关系让他最终只是受到了十分轻微的惩罚,用钱就摆平了所有的麻烦。

直到最后一刻,我都希望像往常一样,看到正义被伸张,好人战胜坏人,可是没有,一直到结束,都满含着无奈和压抑。我从愤慨到同情,最后归于平静。虽然我早就知道,这社会的阴暗面不是我一个人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即便是在电影里,也实在很难想出帮助弱者度过难关的办法,没有超人,不能随心所欲惩恶扬善,所谓法律也在很多时候被那些有权势的人利用了。这就是现实,残酷但是真实。

我知道在我们这些资源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生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君子,这世界有很多好人,可是坏人也不少,“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使得坏人生活下去更轻松,好人的空间则越来越小。但是,固执的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努力挣扎着,为自己的理想挤出空间,也与更多像我一样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就算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也不想让这社会的阴暗面改变自己。

熔炉观后感800字 篇七

近几年国内最为火热的话题非儿童性侵案事件莫属,2013年“校长开房找我照”的走红也说明民众对这样一种不齿的社会现象的关注,这让我想到我之前看过的一部韩国电影《熔炉》。

《熔炉》相对于“校长开房”事件要更为残忍,校长连同教师向其所在的聋哑学校的孩子下黑手,在被举报之后动用“钱权拳”等一切手段镇压,哪怕是在确凿的证据之下,仍可安然无恙。这样的故事无不批判了这个权利至上金钱至上的世界以及懦弱无助无知的民众。全片提及了许多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诸如花钱入职、相关部门处理事件相互推脱、收买执法部门等等数不胜数,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韩国,这已经是全世界的顽疾。

学校,本应是一个最美好的地方,这里有童真,知识,单纯无邪的世界,教师与校长本应受人尊敬与爱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还历历在目,可就是在这样一个纯净之地却成了一些衣冠禽兽的天堂,将魔爪伸向本就已经很弱小的聋哑孩子,从此每个幼小的心灵都有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法院,执行法律的最高场所,任何触犯法律之人都不应在此逃脱法律的制裁,但就是在“钱权拳”的威逼利诱之下,作为法律执行者的律师和法官都低了头,再确凿的证据都不能使其绳之以法,再看似值得信赖的人都会一走了之。法院门口悬挂的“自由 平等 忠义”,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前官礼遇"更是对法律的直接蔑视。

人性,无尽的贪婪,无尽的欲望。孩子对施害者的反抗,维权人对执法部门的反抗,群众对警察的反抗,进而到普通民众对“钱权拳”的反抗,正义对邪恶的反抗,无一不被镇压,这些反抗都太过无力与渺小。当正义不能掀翻邪恶,邪恶便成了正义。最后民秀为了报仇与老师的同归于尽,是社会底层民众的无声呐喊,是正义永不屈服的精神。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看不清的,这样就听不见看不清那些人性的丑恶,最美丽最珍贵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到。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熔炉观后感1100字 篇八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是《熔炉》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明明是清清楚楚无需任何辩白的事,现实的结果却是这样的令人生畏,这样的催人泪下,顿时让人觉得这个社会太阴暗了,即使这样,却还是傻傻的期待着它应该也会像一般的电影一样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至少不是这么的悲惨。可是,这世界上还是有好人存在的,即使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故事叙述的是,在一所聋哑残疾儿童学校,披着慈善的外衣,其中的校长、老师却有好几人都对学校中的多位学生施行性侵犯,证据确凿,受侵犯的学生也勇敢走出来,为自己进行辩护。可是,最终的现实还是非常残酷,尽管有两个大人怀着善良的心始终在帮助这几名聋哑儿童,可是校长强大的社会关系让他最终只是受到了十分轻微的惩罚,用钱就摆平了所有的麻烦。

难道在这个社会里有钱就可以做到一切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很多种吧!在观看影片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怀揣着这样一个想法: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的。心情从愤懑到同情,最后归于平静,可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就像影片里的仁浩,在知道这些可怜的孩子的遭遇之后他并没有想太多,而是毅然而然的挺身而出。虽然有时候也会很无奈,很无力:当校长的老婆扇了他一巴掌,在他脸上吐了一口痰,他只是说了一句“你干什么?”。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仁浩是无能的,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但我并不这么样认为,有能力无能力,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并不是看一个人做了什么有多值得称赞的行为,而是他在怎样的处境下付出的行为带来的效果有多大。如果仁浩在当时的一气之下做了什么过激的回应,面对校长老婆的这种权势之下他会有什么好结果吗?如果仁浩有什么不测那还有谁来替那些可怜的孩子伸张正义?又如影片中的有珍,敢作敢当,嫉恶如仇。

她生活的很单纯,在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立即去警局告发校长及其老师恶行,在被拒绝之后又想方设法把这件事通过媒体来公布于众。友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路的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是的,不管世界多黑暗,有些信念我们永远不会变。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生存不是件简单的事,也不是说一个人想改变什么就能改变什么,可是,我们依然相信:有些然有些事会始终朝着光明走的。就像在这个阴暗的社会里还是会在某个角落洒落到阳光的,我们还是有希望的,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的。虽然仁浩和友珍的努力没有让那些恶人遭到相应的罪行处罚,但他们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金钱和权势主导一切的,坏人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总有一天他们的罪行会公布于众的,会遭到社会的谴责的。

虽然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心情会有很大的低落,回想自己身边的事情,不是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件发生么?但又有多少人为之而挺身?可是一直坚信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正义永远是会战胜邪恶的!

熔炉观后感1900字 篇九

看完之后,内心的愤恨久久不能平息,2011年韩国黄东赫导演的电影《熔炉》确实给观众以新的震撼:性,儿童,金钱,伪善这些名词成为最吸引观众的噱头。

在中国,人们总是谈性色变,就算是2012年的这天,也难以确切地说中国已经完美地西化,彻底地解放了自己的最原始的欲望,能够面带笑容坦然无谓地谈起情色,中国主要的媒体——电视,所呈现的节目总是用心的向上的,满怀对生活期望的态度。

小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电视剧情总是离不开“感情”这样的题材,仿佛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只有感情,主角们能够为了感情抛弃一切除感情以外的任何情感,感情是神圣的。长大以后,才发现艺术总归是艺术,情爱再伟大,也难以逃离残酷现实的束缚,现实生活中的感情更倾向于一种义务和功利,男男女女为了一时的快乐和冲动而把自己的私欲冠冕堂皇地称为感情,摒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友情,甚至亲情。他们拥抱的是自己的贪婪和自私,把自己的欲望划分为神圣的境地,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时间是最残忍也是最明智的审判者,它让男人和女人看到了自己更巨大的欲望,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奋斗。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情侣们很快地结合在一齐,又很飞速地分离两地。金钱和地位是每个成年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于此同时大家都明白现实是不容许人们轻而易举地就实现自己的愿望。梦想的实现总是需要流血流汗的。《熔炉》让回避了现实的我们又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前路的灰暗,人心的虚伪与狡诈。

对于儿童,我们能想到的词是弱者,2012年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幸福的,至少他们赶上了中国的好时代,然而我们还是听到了少部分孩子们无奈的哭泣声。《熔炉》反映的是韩国的残疾儿童被慈善学院的校长以及主任、老师联合性侵害,在新来的老师们的帮忙下进行自我法律维护,讨还公道的故事。韩国是发达国家,把这样的题材以电影的形式反映出来,确实令人震撼:性侵犯是敏感的话题,儿童性侵犯更是敏感而又丑陋的话题。中国同样也存在这样的丑恶一面,然而却没有得到社会人士和政府的更有力地关注,媒体鲜有报道这样关于人性丑陋的新闻,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咱们中国确实是个中庸的儒士的国度,在那里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肥皂》里面的伪君子,人性的阴暗和可怕。中国人是不容易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赤裸的肉体的,就算病得很严重也要自己扛着,伪装着,直到腐肉慢慢散发出了恶臭,直到这个人的死亡。

电影塑造的丑陋形象是很深刻地,观众铭记了他们邪恶的不受人宽恕的嘴脸,只少我看完电影以后,充满强烈地愤恨,而这样的愤恨又无从得以发泄,愤恨世道的不公,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弱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地位反差,美丽的人的外表下隐藏的是绝对的丑恶,弱者的无奈在于他们执着身体的和心理的缺陷,默默地不敢反抗。于是我们看不见弱者的眼泪和伤口,看到的只是社会的美丽的外衣展现的和平与阳光。其实,直到此刻,我也不敢大声地对自己说,我们的生活是光明的。我明白,暴风雨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来到人们的周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原先阳光并不是一向都在他们身边,在身边更多的是黑暗的寒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不敢想象当那些秘密被公开后,大家会有怎样邪恶的举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人是能够出卖任何一个非己者的。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度,很多时候我们明白自己出卖的无非是自己的感情,并没有给受害者带来肉体上的伤害,所以我们便心安理得地践踏他人的感情。宣扬着自己的权益至上。

《熔炉》里面的孩子是可怜的,他们没有得到健全的父母的保护,慈善机构在这一刻让我觉得好恶心,他们没有得到社会更多更好地保护,在父母抛弃他们的同时,社会也就抛弃了他们。说实在的,我真的不觉得社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从社会那里我们收到更多的是伤痛和眼泪。然而,这个社会,就是人的集合体,只是这个社会是除了父母以外的其他人构成的,他们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人总是很冷漠,很冷漠。“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对你好”这是此刻很流行的一句话,用于安慰那些刚刚失恋的男女们。当我们不谈感情,只谈义务时,我好想隐隐约约看到了社会将毁灭之时的昏暗,嗅到了世纪末的无氧气状态的恶臭,快要窒息。然而,现实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压榨物,我们相互排斥,相互仇恨,相互斗争,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好自己。空虚的自己,一个没有感情的自己,一个灵魂丑恶的自己。任何国度都有自己的悲伤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美丽的另一端是黑暗的逍遥。我们在这样的世界里举步维艰,“努力不让自己被世界改变”

影片的故事地点是雾城,这个“雾气”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本片的,雾气是给人误导的,让人们看不见出路,只能在里面徘徊,虽然雾城的宣传画拍得很美,最后一幕,男主角提着看完孩子的包裹站在了宣传画面前,电影结束。故事却没有结束,留给人们的更多的反思仍在脑中放映。

【《熔炉》观后感【精选9篇】合集】相关文章:

1.《熔炉》观后感【精选9篇】

2.励志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

3.十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观后感精选10篇

4.六年级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精选】

5.六年级我的拿手好戏600字作文精选10篇

6.那次玩得真高兴三年级作文精选

7.我的小伙伴【精选4篇】

8.2022疫情线上教学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9篇】

《《熔炉》观后感【精选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记作业 Copyright © 2009-2020 记作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802081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