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优秀笔记

记作业 > 作文体裁 > 日记 > 冬至的日记【6篇】

冬至的日记【6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冬至的日记(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冬至日记 篇一

明天是冬至,今天,我们班准备自己做汤圆、煮汤圆、吃汤圆。下午,老师把桌子围了起来,还来了四个同学的妈妈来煮汤圆。

首先,老师把桌布拿过来把桌子铺好,把准备好的材料分给我们。接着,让我们把水和面粉搓成团,再拿出来一点搓成圆圈,压出一个洞再把芝麻放进去包住,搓成圆,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做了好多个,然后妈妈们就帮我们拿去煮。煮好之后捞出来放在豆沙粉里滚一滚,就可以吃了。我们一个个吃的津津有味,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我学会了做汤圆,真好!等回家我也要做给家里人吃。明天就是冬至了,吃了汤圆我就大一岁了,要更加懂事了!

关于冬至的日记 篇二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今天的太阳起的格外的晚,但我却起的很早,据说在古代,冬至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是放假的,会跟过年一样,热闹极了。

餐桌上摆满了饺子,看起来美味极了,奶奶夹起一个就往我碗里送,道:“冬至就该吃饺子,吃了饺子不冻耳朵。”这是我们北方的习俗,我边吃边想,鼻头弥漫着缕缕饺子的香气,伴随着温馨与爱的气息,甚是令人陶醉,轻轻咬开如月牙般饺子的外皮,只觉得一股浓郁的汤汁溢满了我的口腔,心里也升腾着一丝暖意来。

冬至的饺子总是让人很难忘,因为它包含的是家长对孩子深深的爱!

我扭头看到家人的笑颜,低头在日记本上写上这样一句话:冬至,有最漫长的夜,也有最温暖的陪伴。

冬至的日记 篇三

20xx年XX月2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又一年冬至到了,早晨,我懒散的躺在床上,耳边是妈妈催我起床的唠叨声。我心里想:今年冬至,老一套,吃饺子。

起床洗漱完毕,我跑进厨房,看饺子是否下锅了,因为我的肚皮瘪着唱起了“空城计”。我向案板上瞥了一眼,愣在了原地——案板上,哪有饺子,而是爬满了各种形状的“蛆虫”。

正在忙活的爷爷见状,笑了,慈祥地对我说:“很吃惊是吧?!今天是冬至,我们不吃饺子,按照爷爷老家的习俗,在冬至节吃“蛆虫饭”。

接下来,爷爷动情地给我讲老家吃“蛆虫饭”的由来。以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很差,很多时候人们都吃不饱穿不暖,尽管如此,很多人不爱惜粮食,吃饭很浪费,不懂得节约。上帝知道此事后,很生气。为了惩戒人们不懂得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坏习惯,下令每年冬至,万物苏醒的时节,让凡间的人们家家捕吃蛆、虫,这样一来,对庄稼有害的蛆、虫被人们吃掉后,来年庄稼就会长得更好,更会有一个丰收的结果,并以此警示人们保持来年节约粮食的清醒头脑。蛆、虫等在冬季很难寻觅,并且非常难以下咽,但是,上帝的旨意又不能违抗,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面做成蛆、虫等吃下去,这样既不违抗上帝的旨意,又按照上帝的旨意吃了蛆、虫等。一代一代流传,便形成了今天人们吃”蛆虫饭“的习俗。

今天的“蛆虫饭”,已经没有了当年难以下咽的影子,而是让人们演变成了一种美味佳肴,除了用篦子碾成形状各异的蛆、虫等小动物外,再配上细碎的肉丁和各色的蔬菜,做成的汤饭味道鲜美极了。人们在享受着美味可口的“蛆虫饭”时,别忘了上帝善意的旨意,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冬至的日记 篇四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今天是冬至,老师让我们要跟着妈妈学会包饺子,体验一下从择菜、和面到把饺子包好吃到嘴里地过程。我围上围裙,戴上套袖,把手洗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

第一步是和面,先把面舀一碗放到面盆里,然后用水一点一点的洒在面上准备把面粉和成团。我是第一次和面水加多了面粉就稀了,水加少了面粉就和不成团。“妈妈,快来帮帮我”我都着急了,妈妈过来教我把面和好。妈妈真厉害面和好了,面盆上也干干静静的。

第二步是择菜,我们择的菜是韭菜,先把韭菜坏的菜叶摘掉,然后把韭菜洗干净,晾干上面的水分,再把韭菜切好放到一边。

第三步我们把切好的韭菜放到早就准备好的肉馅里,再把香油、盐、花椒粉、酱油等各种调料放好用筷子把肉馅拌好。我端起来闻了闻,真香,妈妈这时对我说:“香吗?我们赶快去包饺子吧!”我高兴的点点头。

我和妈妈开始擀饺子皮,妈妈对我说:“擀饺子皮要左手拿着皮右手拿着擀面仗,右手使劲擀,左手要跟着转,知道了吗?”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饺子皮擀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饺子,我也是第一次包,妈妈手把手的教我。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用勺子舀一勺肉馅放在皮里,再把饺子皮对折边上捏上花边,我好不容易包好了第一个饺子,我很开心。

终于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真香。通过这次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为了我是多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冬至里吃饺子,还防止冻耳朵呢!你看饺子的形状多像耳朵呀!

冬至的日记 篇五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顿时,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

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连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滑洁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眉头,闭着眼,大张着口,唏嘘唏嘘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可惜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日记 篇六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妈妈早点起来和我一起包饺子,因为小时侯,妈妈常常对我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

小时侯总会在妈妈的怀里哭呀,害怕耳朵会冻掉。(因为我不爱吃饺子。)现在一想起就会发笑,我当时是多么幼稚。妈妈买来饺馅,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包起来,告诉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饺子了,已有一年的历史了。我托着饺子皮,惬意的往饺皮里放了一大块饺子馅,用手轻轻地捏了捏饺皮边,呵,第一个饺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给了妈妈,妈妈只是微微一笑,我转开了话题,和妈妈爸爸亲昵地交谈着……过了一会,饺子熟了,看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拉着妈妈的衣服撒娇地说∶“妈妈你给我讲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妈妈说:“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以后要多吃饺子以免耳朵冻掉,不一会儿饺子就吃完了,但妈妈跟我说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冬至的日记【6篇】合集】相关文章:

1.冬至的日记【6篇】

2.电影观后感【4篇】

3.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文【精选9篇】

4.绿豆成长观察日记【精选5篇】

5.观察蚂蚁日记【9篇】

6.初二周记500字【3篇】

7.小学生大蒜观察日记精选8篇

8.《成长不烦恼》读后感10篇

《冬至的日记【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记作业 Copyright © 2009-2020 记作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802081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