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一
用了三天的时间,慢慢地静静地看《海上钢琴师》。
不断地回放,不断地思索。
在思想的过程中,悲哀的是:铺垫、衬托、人物形象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结构、主题这些词像小丑一样地在我的脑海里跳荡乱舞,我为自己的固化思维恶心。
1900是个象征,是希望?是梦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独?是决绝?是坚守?……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或者,这也叫多元解读,或者,这就是《海上钢琴师》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个人都从它那里读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音乐和心与自己对话。喜欢他说的话。他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二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是一个在“维珍利亚”号船上的弃婴——1900在轮船上成长的故事,他在钢琴上的天赋和造诣让我叹为观止。然而,才华横溢的他最终未离开轮船,并选择与船同归于尽。这似乎是一个悲剧,常人无法理解,我觉得这与他的身份——弃婴有非常大的关系。父母的抛弃,与母亲的分离,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最大的创伤,而钢琴成了他的过渡客体,充当着母性客体的代理人。我们看到,以后这一生他都与钢琴相伴。
1900一出生就没看到妈妈,一出生就没有爱。他遭受了两次被抛弃,第一次是他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放弃了他,后来虽然有丹尼抚养他,丹尼在他8岁时也死掉了,未成年就遭受如此创伤。丹尼虽然非常爱他,但丹尼向来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说船以外的世界有多么可怕,让1900不要离开船,1900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始终不敢走下船。在丹尼的葬礼上听到了音乐,从此音乐成了他可以依恋的客体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个钢琴大师,弹琴,是他生命中唯一可做的事情,然而,1900两次可以依恋的客体都离他而去,他无法相信这世界还有什么安全感,无法感受那种爱。1900留在船上,他的生命意义在那里,他与船构成了紧密的关系,船是证明他存在的客体,如果他下了船,而船被炸毁,和他有关系的客体也就随之一起都会消失,那么他就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个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是我认为的这个人。但1900没有真正出生,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1900在生理、心理上出生了,也成熟了。但在社会层面上没有出生过,他从来没有走入过真正的社会,不敢走下船,人是社会的,他没有走进真正的社会过,也无法扮演他的社会角色,所以他走在悬梯的半中就不敢往下走了,他感到了恐惧,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从来没有出生过。
影片一开始就有句旁白“他没有国籍,没有出世纸,连生日也没有,可以说还未出世”从心理层面,1900确实还停留在未出世的婴儿状态。呆在母亲的子宫里,感觉肯定是最安全舒适的,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姑娘离开之后,他改变人生的动力彻底被激活,决定下船。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1900,下船是一个重生的过程,1900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他走下舷梯,却又慢慢地停下来,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变得黑暗,恐惧充满了内心。最终他选择与船同归于尽,这是偶然,但却也是命运的安排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三
《海上钢琴师》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是一部老电影,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一名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无与伦比的非凡钢琴天赋,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他的琴声深深打动,爵士乐的鼻祖,听说了他,专门上船与他比试,最后黯然离去。1900一生从未下过船,最后的结局是随着一声爆炸,与弗吉尼亚号轮船一同逝去。
纵观整部影片,1900的结局导演已经暗示铺垫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小号手刚认识1900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不到陆地上看一看,他的回答是,大陆上的人们冬天期待夏天,夏天期待冬天,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在追寻上,他并不羡慕;第二次是在1900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决定要下船的时候,走在船梯上,走到一半,又决定回头上船。这也就预示了1900的最后的结局。
1900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走了一半,却决定回头。到了最后,小号手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他看不到下船后自己的未来。拥有的和想要的,是两个概念。喜欢一个女孩,就会想要跟她在一起,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她,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本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却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失去了自己。我是一瓶汽水,而你却喜欢白水,我用尽力气摇走所有的二氧化碳,最后变成了糖水,没有了之前刺激的感觉,却也没有变成白水。你还是不喜欢我,而我也变得不再是别人喜欢的那个我。1900站在船舷上,看着喧嚣的城市,看着四通八达的街道,他感到迷茫了,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了于是转身,回头。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本心。
整部电影从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一步一步扣人心弦,是一部很棒的影片。但是,1900,却一生从未下过船,害怕融入到社会中去,融入到潮流中去,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很不可取的一个做法。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比如现在经常使用的无现金支付,在几年之前,恐怕想都想不到。但是,对于影片而言,正是因为1900没有下船,与船一同逝去,引起了人们思想的共鸣,使影片得到了升华。
珍惜自己拥有的,把握现在,或许是1900最想告诉我们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四
思绪太多,如乱麻在脑中纠缠,许多情节都很煽情,对于我这种一看电影就看哭的人来说,要理性客观地评价一部电影似乎是极为困难的。首先说说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我很小就在表姐的推荐下看过《乱世佳人》,对于美国怀旧的电影有一种痴迷的情怀,喜欢里面动人的音乐,喜欢里面人的服装,喜欢里面人说话的语气,喜欢英国似的强调,看到这部排在top250的电影,以及像人物传记的电影,觉得对上我的口味,果然这部电影我一口气看下来。
电影很长,遗憾的是中间1900长大的部分描述得比较粗略,但是他的身世背景也算是了解得比较清楚了。首先他从小就在船上生活成长,拥有无私自通的钢琴天赋。我每每会想如果他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还会一辈子待在船上吗?他会不会也想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呢?其中有一个父亲,他的命运可以用十分悲惨来形容,他似乎是非常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有许多的担心,但是当他看到大海,他开朗辽阔了,他可以放下一切从头再来,那是因为他已经很惨了,他为了他的女儿,他有自己要去奋斗的初衷,这是人性,人性就是为了让自己生命得以延续,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他可以走出去。
相比之下,钢琴师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去,因为他的人性没有那么强烈,其中有一段与一个黑人钢琴师决斗的片段也充分地说明他不明白竞争是什么,但是这对于黑人钢琴师是再正常不过,因为他是在另外一个环境中成长的,他懂得世俗的世界,他是具有非常贪婪和欲望的人性的。
1900缺乏人性的,但是确是非常理性的,他可以发现美的瞬间(一个女孩的美,确信他发现美的时候并不是人性的欲望在作祟),也可以记住美的音符,他对人性看得十分通透。他至始至终没有参与世俗的世界,他是一个看客,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敢走下船舷的原因,不敢走进充满着人性的世界,他害怕,他无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生存。他的出生背景,他的天赋,他的才华,他的理性使他最终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从哲学上来讲,我们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很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1900并没有虚度一生,他一生为了别人而弹奏美妙的音符,不曾觉得厌烦,他在做他最擅长的事情,一直在做,这却不是无为,而是坚持,坚韧,这也许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的精神。现今社会,技术上的革新使得我们感觉似乎是有许多的可能性,整天蝇营狗苟,把时间浪费在了钻营,投机,取巧上,这正好与无为的精神相反,甚至是乱为。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人的意志太强大使得我们不断地竞争,自私自利,使得生活总是充满苦难,世间的痛苦总是多于幸福,幸福是短暂的,痛苦却是持久的。对于幸福和痛苦的论述在这部电影中也得到充分地印证:1900似乎是超脱的,但是也有痛苦的时候,因为他突然感到了快乐(爱情的快乐),所以他体验到了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漫长的,最终一切归于平静,然后亦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叔本华也提倡,美学上的体验才是终极的快乐,这也印证了1900最终的选择:钢琴,在钢琴中体验美,体验悲伤和快乐的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五
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主人公1900从船上一出生便被抛弃成为孤儿,由好心的烧煤工丹尼收养。童年时一次意外丹尼丧生,1900再次成为孤儿。不经意的接触钢琴,让人惊讶的发现原先他竟是无师自通的天才,此后他便开始了一生的钢琴生涯。
美国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没有出生证明因为他没有在医院出生,没有国籍因为公海海洋不属于任何国家1900从一出生就和钢琴结下了一生之缘;钢琴上捡来的,旷世的钢琴造诣、不一样寻常的人生经历、一个生活在人类社会,却又不去遵守人类通用的生存规律的人,少年时的td1900和其他小孩一样拥有一颗叛逆的心他的叛逆是可爱的无害的。当他穿过禁止通行往高级区的门;第一次听到钢琴的声音,就是那个夜晚他来到那台钢琴前;随心而动拨弄着钢琴发出优美的旋律,惊东一船乘客、当船长告诉他私自来高级区并且弹琴是违规的,他的回答是。法律法规是用来约束那些因为自私自利而违规的人的,对于一个纯情的人来说他需要最大的自由,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这样一个偌大的世界很多人是生活在忙忙碌碌中、虚伪的表情下、可还是感到彷徨和不安;一个纯情的人什么能很好地生活在这样的世界杨雨说;纳兰性德是一个纯情的人他根本就不应当生活在这样的人世间多情的人纯情的人在这个世间的存在,往往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他们是没有好下场的,纳兰性德是这样的南唐后主是这样的魏晋时期的嵇康是这样的,1900也是这样的。
他懂得如何用音乐去表达生活,见到过心动的女孩,他会用音乐抒发情感,他用最笨拙的方式表达爱意获得女孩的芳心,他的出身是孤单的,他终究还是孤单的。
1900他用他一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人能够一生的单纯能够一生的纯洁,每个小孩子都是那样的天真纯洁,但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是那样,社会给予的东西太多我们都无法选择,完美的音乐是自由的音乐、是自然的音乐、完美的音乐就像1990一生,顺其自然随心而动。
当1900听说大海的声音;那是一种给人力量让人震撼的音乐,他不懂,因为他就生活在没有离开过海的船上,当他听说要听见大海的声音需要离开大海来到陆地上生活几年,他想听,他想去听大海呼呼的声音,他收拾好行装准备来到这个复杂的世界,刚刚走到船头看见漫天的高楼他止住了脚步,一个纯情的人渴望生活到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但他无法控制漫无边际的琴键,世界太大了就没有自由,完美的音乐需要自由,需要自然,需要纯情;失去自由、自然、纯情的音乐不是他想要到音乐。
1900想和人交流他发现了一部能够拨通通向外面世界的电话,翻着号码他的目的就是纯粹地想跟人交流,可是人海中有多少人是闲着的,人们忙着生活、忙着工作、从一出生就注定一辈子跟别人比个高低,小的时候孩子们比聪明,长大了比财富、比地位、比漂亮、比才华,一辈子生活在抱怨和不足之中、死亡也在之中,世界就变得安静了;可之后又重复着一样的命运,自然说不上两句话,就会收到比较难听的拒绝……你白痴啊,你有神经病……
他根本就没不懂什么去跟人攀比,当爵士乐的创始人杰利听说海上有那么一艘船上有那么一个人有很高的钢琴造诣、钢琴比自我弹得好,杰利为了比个高下搭上这艘船,在比赛的第一回1990弹了一首优美的圣诞曲;在现代社会中称得上的钢琴师是不会用那样的曲子来比赛的,第二回中1990听到杰利动人的爵士乐感动地流下了泪;忘了自我是在比赛在第三轮中吉利说了一句带有侮辱的语言;让你屁滚尿流,纯情的人是有自尊的,就是那一段在1990乱舞的双手下诠释了,辱人者自取其辱。
能够这样说1900是一个孤单但不孤独,没有爱可是有请的人。他的生活环境中、从一出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没有七大姑没有八大爷仅有一个船上的添煤工是他的养父1900还是很小的时候添煤工死去,说他孤单但不孤独是因为他生来就是孤单的无亲无靠,可是音乐陪伴他的一生在音乐的世界他能找到自我意识,养父教会了1900认字,养父死去的时候他流了有情的泪,从哪个时候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在也没有至亲的人。
1900就像是一个看破红尘出家的道人、没有名利他是平凡的没有财富没有家人;没有还是没有;他拥有的就音乐般情怀,《红楼梦》里一首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仅有名利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仅有娇妻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是忘不了、忘不掉的太多太多,1990他从没有这些从来就没有,所以他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生活在他的精神世界。
现代社会喜欢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不一样于一般人的人,像1900那样的人;人们无日无夜的追逐着荣华富贵,遇到困难了就用抱怨来发泄发泄,年轻时候抱怨社会的不公社会的腐败,当权者的无能,然后一代一代的总是要过去的,当年轻的一代老了有了地位有了权力,他们却忘了年少时候的梦想,反而被残酷现实的社会所改变世界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反复循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可伶人性,做一个纯情的人多好,可是纯情的人在这样一个诱惑的世界多苦。
1900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小世界,他的一生就像音乐一样,能够用音乐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刚开始的时候音乐缓慢而优美音乐的中间时时刻刻都出现了感人的音符音乐的结尾平淡而凄惨,这种平淡的凄惨能够让人流泪,1900最终随着船的炸毁结束了自我的生命在。死亡的时候他一次抬起自我的双手演奏那无声的音乐,他能够听见。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六
时隔至今,我犹记得这部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观影的时候,1900留给他朋友最后的话语曾令我泪流满面。
1900,是一个出生在海上的孤儿,他被水手收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年代。他是无师自通的天才,面对钢琴的88个键,他能够弹奏出惊人的音乐,受到船上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也开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外面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为什么不离开大海呢。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他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成长,学习,工作,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却还是那样长。
我尤记得1900留给他朋友最后话语时的眼神,是那样孤独,坚决,而又温柔。我也曾在高楼中凝视远方的地面,想象自己纵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然而我终究不是他。
后来我渐渐明白,1900代表着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有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我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这个世界的意义在于“传承”。就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获得的任务,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诸多必须背负的责任令前行显得缓慢而艰难。然而我们的人生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时间或许只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运行时间才会越长,才有可能永不结束。
这样一想会不会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奋斗的一生,其实不过一粒微尘,轻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己的孩子在不久前,正带领他们的孩子在绿草地上放起风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己曾拥有良人在侧,从此不再无枝可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曾令你无忧无虑,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绪,或许唯有感慨地大笑出声,无奈地摇摇头,道一句,那时真小。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七
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观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在一艘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油轮上,诞生了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弃婴,被黑人锅炉工收养,取名“1900”。1900渐渐长大,一个深夜里他来到轮船的豪华大厅,坐在钢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键上跳动,美妙的音乐流动出来,吸引了船上的人们。
从此,1900成了海上钢琴师。从此他每天在海上演奏,不断的送走又迎来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过这些人看这个世界。多年过去,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心爱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这艘比他还年老的大船也即将报废了,人们把成吨的炸药运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东西,准备炸船。
可是他昔日的老朋友却断定1900还在船上,他固执地说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寻找,终于在废墟中发现了1900。但是他却拒绝下船,最后在一声巨响后告别了这个世界!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八
《海上钢琴师》不像一个故事,更像一个寓言,无正式名姓、无任何身份记录、父母不详、一生不曾下船的音乐天才1900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虚构。
虚构这样一个人物,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为了揭示天才与普通人精神世界的差别,也并非为了让我们探讨这种生活方式实现的可能,实际上是通过他来反观现代文明(他所在的船连接欧洲和美国,实际上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由欧洲转向美国),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友人max作为常人存在既是情节合理展开的需要(否则他的故事怎么被世人知晓),也便于同样作为常人的我们代入、思考和追问。他为什么不下船?他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他怎么看待音乐上的决斗?他怎么看待外面的世界?
这些问题,又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文明行进中,我们是否应该或有没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独立,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如果没有国籍、姓名、父母这些信息记录,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确认自己的身份?职业、才华、兴趣这些东西是可以作为一项技能比拼,还是应该像信仰般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当社会发展到看不到“尽头”,自我对环境没有掌控感的时候,人应该何去何从?
天才钢琴师最终还是没有走出那一艘熟悉的船,他的生命没有跳出88个黑白琴键,唯一可能让他从自己的生命暂时出走的爱情,也没能带他离开,因为他看到没有尽头的城市时,慌了。我喜欢这个处理,有很多电影,都是用爱情来将人物打出常规,我承认爱情有让人冲动的魔力,但它只会让人暴露出新的侧面,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
或许,海上钢琴师的一生既是一个悲剧,又是另一种完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九
喜欢看外国电影是从初中时期周末的正大综艺节目开始,我对正大综艺兴趣不大,对正大综艺节目完了之后的正大剧场兴趣浓厚,为了不错过电影我也会把正大综艺节目看完。如今回忆,感觉那些综艺节目还是那么漫长,那时盼着综艺节目快点播完,看正大剧场时又感觉那些电影播的太快,时间不长就播完了,我知道我的感觉是逃不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那些经典外国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欧美电影,在被岁月侵蚀的记忆中残留下来的镜头还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也许那时候欧美电影比较发达,就像现在的好莱坞大片影响人们的生活一样。看过《电影的历史》这部厚厚的书之后,更感觉电影是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些美的影像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思想,以不同凡响的组合方式表达了人真实的生活与永存的梦想。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意大利影片,时长2小时45分钟,导演是吉赛贝。托纳多雷,主演是蒂姆。罗斯饰演1900,主演不会弹钢琴,但为 了这部影片练习了半年,影片中弹钢琴的手都是主演的。这部电影的配乐钢琴曲是由世界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弹奏的,观看时一边赞叹主演的演技也一边钦佩马克西姆的弹奏,带给人视觉上听觉上的享受。这部影片除了视觉听觉上的收获,还有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的哲思。
1900年的第一天,一艘两千多人的船到达纽约,船员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于是他收养了他,起名1900。1900就是在船上长大的,船就是他的家,船上从船长到船工都是他的家人,他的直接收养人死后,他怕被移民局抓上岸,就消失了,当他又出现时就已经是会弹钢琴的神童了,就这样他一直在船上即兴演奏,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会的,他的头脑里有那么多的乐曲,随心所欲的让音乐在琴键上流露出来,给人们带来快乐,船上的人和每次上船的人都喜欢他的音乐,他被称为海上钢琴师。
有一天,1900遇到了小号手,他带着小号手滑着弹奏着乐曲的钢琴在船上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行”,这个恶作剧惹他们哈哈大笑,好不痛快,从此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开始了在船上的生活。这期间,电影有几段非常精彩的地方,1900与自称爵士乐的创始人比赛弹钢琴,1900满头大汗弹奏着,似乎有四只手在键盘上游走,弹完那一曲,1900把烟凑在琴弦上,烟被点着了,所有人的状态、眼神,都停止不动了,也许是时间停下来了,非常精彩的镜头,让人难以忘怀。1900遇到他喜爱的女孩儿即兴演奏出了最美的一首钢琴曲,他不允许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他只想把唯一一张刻录盘送给那个女孩儿。他为去找那个女孩儿决定下船,却望着纽约的高楼大厦始终没有走下悬梯的那一刻。影片的很多个镜头都表达着人生的孤独,让人感到凄凉与无奈,但1900孤独的背后却是音乐给他带来的无尽快乐,没有孤独便不会感到尼采所说的酒神艺术所带来的美好,原来孤独也是可以享受的,1900又把这快乐美好用88个琴键即兴弹奏出来,让船上所有的人都感到了音乐的魅力。1900不想与人比试高低,他只想与音乐做伴,当这个现实社会伤害了他,他用不羁反抗着,去他的规定,去他的爵士,这是他鄙视现实的唯一一句,名利也全然吸引不了他,在1900心里也是去他的名利。
小号手下船以后,世界发生了战争,一贫如洗的小号手在影片开始来到乐器店恋恋不舍地出卖他的小号,当店主播放1900掰碎又被粘合好的那张唯一想送给他喜爱女孩的刻录盘时,小号手便给店主讲起了没有人会愿意相信的1900的故事,那张唯一的刻录盘是小号手收拾起来放在那架钢琴里的。
没有人愿意相信小号手的故事,小号手得知那条船要被炸报废,两次进去寻找1900,他相信1900一定还在船上,1900一生没有下过那条船,永远也不会离开那条船,最后小号手在船上播放那首1900为恋爱女孩儿所作的最美曲子,才终于见到1900,听1900讲述了后来的生活。在战争爆发时,1900为伤员弹钢琴,让将要死亡的人怀着美好死去。1900与小号手这段对话也是影片里非常精彩的一段,1900终于告诉了小号手自己没有下船的原因,是因为他看不到生活的尽头,下了船不能再孤独,不能再找到有限的琴键,不能再弹出自由的乐曲。小号手听着1900讲笑话,泪流满面着离开了那条船,船在海上被炸报废,连同1900这个音乐天才,连同1900的孤独自由与不羁。
1900生在船上,长在船上,一生从未下过船,最后与船同归于尽,一个传奇的故事,一个不存在的海上钢琴家,给观影者带来无尽的想象力,存在的背后是什么也不存在,还是人根本没有看见也不愿意去看的东西,电影都为人们表现了出来。孤独也是一种存在,是一种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只有用美好才能把孤独表达完整。
我回顾起来,电影除了精彩的影像,音乐,故事,思想。也表现着这几个元素,家,亲情、爱情、友情。家对于1900来说就是那艘船。亲情,是1900喜欢的那个女孩去纽约寻找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多年前也是乘着这艘船并和1900合奏过,这个父亲说他只剩下了小女儿,也就是这个小女儿让他看到了希望。爱情,是1900看到这个女孩儿时产生的感情,曾让他为此冲动,最终却没有下船,也为此1900沉默了很长时间,把自己整日装在孤独里。友情,也是这部电影的重要表达,人与人之间是真的存在这样一种称之为友谊的感情的,为朋友洒满热泪,让观影者不禁也潸然泪下。
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它为人生表现的内容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特别的感受。从这部影片中我也觉得,每一个人无论他结婚与否,有无亲人,有无爱人,有无朋友,自己的家肯定是要有一个的,不为别的,只为来安放人的孤独、自由、不羁。那艘船就是1900的家,他的灵魂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安放在了那里,有那艘船才有了1900那没有被世俗玷污完整又完美的一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9篇】合集】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